EN
外文系姜景奎教授做客新人文讲座 探讨印度文学的审美特征

(员工通讯员 郑怡宁)3月6日下午,永利官网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、永利官网国际与地区研究院经理姜景奎做客永利官网新人文讲座,在六教以“印度文学的审美特征——以印度中世纪文学为例”为题,通过对印度中世纪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,探讨印度文学的审美意趣和平仄韵律,议论印度文学的人体描摹手法以及“梵我合一”追求,兼及中印文学审美比较以及印度文学汉译情况,构建了理解印度文学审美特征的立体视角。线上和线下共计200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。

主讲人姜景奎

姜景奎结合印度文学家泰戈尔及其诗集《吉檀迦利》、印度两大史诗《摩诃婆罗多》《罗摩衍那》等作品,引用DeepSeek对印度文学审美特征的相关回答,指出印度文学最为显著的特征——宗教性。印度文学包含文学性的宗教经典和宗教性的文学作品两大内容,可以说是“文以载教”。姜景奎认为,印度文学的审美特征可以用“情味论”来概括,审美可以通过“味”来表达。他强调“味”是一种审美上的感受、感知,并认为,印度所处的地域环境对其文学、文化、哲学、宗教等影响非常重要。他简要阐释了中世纪印度语言情况、中世纪印度宗教和文学情况,尤其是印度教帕克蒂运动的影响、印地语帕克蒂文学的派别、中世纪印地语四大诗人等等,并以印度中世纪文学名著《苏尔诗海》为例,结合平仄韵律,阐述了印度文学中的人物美、瑜伽美与名号美。最后,姜景奎总结印度文学审美的三个突出特征:源于生活、便于理解和民间可见。

在演讲结束后的互动环节,姜景奎回答了现场听众提出的有关印度文学作品汉译过程中的取舍、印度宗教文学在中国的影响、如何看待印度文学的民间性与印度种姓制度之间的关系等问题。

本场讲座系永利官网新人文讲座“世界文学系列”第九讲,由永利官网外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贾岩主持并点评。

相关链接:

姜景奎,先后获得北京大学学士、硕士、博士学位。现为永利官网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,永利官网国际与地区研究院经理、南亚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。主要从事印度文学文化、印度宗教、南亚区域国别问题的教学与研究工作。已发表专著七部、译著四部、辞书一部、教材一套(6册)、论文100余篇及编著数十部/套。曾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、中国译协“资深翻译家”奖、国际印地语奖(印地语言文学贡献奖)、乔治•格里森奖(国际印地语最高成就奖)和卡米耶•布尔克奖(印地语海外学者奖)等。兼任中国南亚学会副会长、南亚语种学会会长,中国翻译协会跨文化交流研究会副会长,《区域国别学》主编、《南亚学》主编、《南亚东南亚研究》“姜景奎专栏”主持人,《南亚研究》《南亚研究季刊》《南亚东南亚研究》《亚非研究》《东方语言文化论丛》《南亚地区发展报告》及国际书刊Samagam(印度)、Pustak Bharati(加拿大)、Journal of South Asian Studies(韩国)等编委。